天知道的,豐年祭是我想了幾年的夢,難得後來才認識了也很愛原住民,也很有行動力的ID,兩個人在看過記錄片『阿美嘻哈』後得知了都蘭部落豐年祭之魅力(傳統與創新兼具,族人團結卻也樂於跟外人分享他們的文化),我倆便一拍即合的計畫著要請假來湊成四天三夜的旅程,謙卑地、尊重地、認同地、歡欣地來接觸阿美族文化。

         只是再怎麼有意義的事也可能隨時生變。把時光回溯到一個一個多月前,當我驚覺公司所協辦的關公節活動跟我的都蘭豐年祭計畫是完完全全的撞期,當下我心裡真是一整個崩潰,表面卻要忍住,頗雲淡風輕的跟老闆表示,我的缺席會害了另一位朋友無法成行。我能不出這次的公差嗎?不行,難道要老闆挽起袖子去辦活動嗎?除非我想跟這份工作『say goodbye』吧!看著萬年曆,我酸酸地恭喜自己,都蘭豐年祭(固定每年國曆7/15-16辦理)要像今年剛好湊巧遇上週末時間,要再等到11年後了,但為了對工作盡責,強忍著淚水也要努力調整心情呀。 

 
 
文化大溪活動, 7/15觀光啟動  

 

【桃園地方報導】 
 
一項以「文化觀光」產業化為訴求的「文化觀光、台灣動起來」系列活動,於七月12日至19日盛大展開;將結合中國少林武功與道教關公文化祭典,形塑一處台灣文化創業產業平台。大溪關公文化觀光祭,將在 715 日上午 10:30 於大溪藝文之家舉行開幕活動。活動中,主辦單位特別邀請根源自中原「嵩山少林寺」武術基地教練團。為根深台灣本島之「台灣少林文化中心」及「台灣少林功夫學院」場域計畫,在大溪帶來豐盛光彩的揭幕工程。

 

         其實能實際深入接觸一個地方不正是我所愛的嗎?這次活動是由xx(主辦單位)順應著大溪自有的『關公誕辰』百年傳統節慶活動(http://snipurl.com/u3mh),而在藝文之家舉辦了系列相關活動,讓我有對大溪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可惜的是園區的參觀人潮寥寥可數,自然沒什麼活動效益可言(12萬元的600條頭巾也沒啥販售成績)。倒是禪武教學營及由少林武術教授所組成的遶境隊伍得到了民眾高度的參與與注目-禪武營在台北場次時的媒體報導,吸引老老少少的大溪鎮民參與,有人在台北學了,還跟到大溪學,更有學員竟然是遠來自台中跟高雄,遶境時,眾人騎著由捷安特高檔腳踏車所改裝成『關公赤兔馬』繞著整個大溪鎮,當下也吸引極高度目光,算是打了一場漂亮的廣告活動。 

        整個活動之後我發現,大溪少林功夫學院身為少林寺第18個點海外推廣點,『借力使力』-藉著謙虛地熱情參與當地固有的關公誕辰活動,向當地推廣少林形象是聰明的,從大溪鎮民的反應及媒體的報導,『少林』話題的確是成功地在大溪,甚至是全台灣開始發酵,畢竟少林功夫,除了以千年禪宗智慧廣為中國人及外國人所熟知與認同,甚至是崇拜,另外運用在推廣強身與健身、養身這方面的確也是一塊可預期的市場大餅。但是規劃在大溪藝文之家的活動部份則是失敗的,畢竟遶境雖是當地大事,但發生的地點是在老街而非藝文之家,而大溪當地的藝術、人文風氣並不非常鼎盛,即便是當地人知道有要辦活動都未必會願意前往參加,就更不用說沒接收到資訊的外地遊客了(就連空飄氣球及超大量宣傳DM的花費,及僅3個攤位的動作都是浪費了),況且遶境活動就只有兩天的熱鬧人潮,但是藝文之家活動卻高達五天,況且藝文之家本身就是個靜態的古蹟場所,想靠一個小公司用很有限的資源去炒熱短短幾天的園區氣氛是困難的。諸如前述,還多使用一個場地來舉辦很多的活動,便多了非常多的支出,所以活動的事前評估就是非常重要(也困難)的準備工作。如果當初把所以資源都放在直接push少林的活動部份,或許會有更佳的媒體與推廣少林image於當地的效益,也是將經費做更有效益的節約使用。 

        這是我頭一次參與舉辦大型活動,由於我們躍陞公司是協辦的角色,所以有些時候我就可從他人身上去旁觀跟學習。一個月以來的活動前置作業,跟五天活動讓我深深體會到一、辦活動要成功絕對得避免思考邏輯跟做事方式不夠簡潔俐落,二、做人絕對不可不願意傾聽他人想法,一昧地只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方式去處理每件事情。    

        這樣說好了,辦活動的成功,雖是端視於活動進行時的熱鬧程度及活動後所引發的各種效益結果,但是籌辦活動期間,活動總執行者是否能照顧好整個工作團隊,也會是影響活動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什麼叫做『照顧好』,不是說盡量不要安排苦差事給我們做,也不是每餐都餵養我們吃大餐(連續吃了好幾天的超級昂貴大餐,大家都唉唉叫,為何他連聽都不想聽我的建議-每個人自己去老街覓食,活動後再統一報帳,這樣便能省下超多伙食費)。其實活動總執行者只要有能力掌控好活動流程、調度好金錢、物資與突發事件,更重要的是要讓工作人員體會到你的同理心,知道你是個是非分明、非剛愎自用的人,整個工作團隊的向心力便會自我凝聚,有著共識跟情感下,即便做的苦哈哈,也會有著愉快而正向的工作氣氛。 

         辦活動就是隨時要跟不同的人『發生關係』,撇除了前面聊到的不愉快,再撇除我連續五天都嚴重認床沒睡好(環境蠻糟的,以前再糟的環境都能睡好,『不通風』的環境實在是我的死穴)最後兩天都中暑(第一次吐的很嚴重),及藝文之家實在沒活動人潮,還算留下了五天愉快的、特別的回憶。這次的活動經驗蠻有趣的,我找來了我弟跟快要畢業的怡伶同學幫忙,也認識著大溪人馨慈跟羊妹妹,一個小我七歲,另一個小我14(現在是怎樣,還有九年級生),還有其他工作夥伴,大家都很好相處,到最後我跟怡伶變成楊妹妹的『老姐』,馨慈變成她的『褓母』大家竟然變成『一家親』,人說關公是『桃園三結義』,那我們三位女生豈不是『大溪結義』了?

 

        後來也發現,之前在台北禪武營看來很嚴肅的少林武僧教練們也都很好相處,其實我跟怡伶很喜歡跟他們聊天,因為他們人樸實和善也算單純,最重要的是可以跟不同的文化交流,尤其美美聽著他們捲舌的發音,就覺得太有趣了,這些交流真是超妙的。就像邢風問我騎過馬沒有,說他們都是在黃河岸邊騎馬練武,我的天啊!頓時間『黃河』兩個字漲滿我的腦袋,很奇怪,明明就是那麼熟知的(從小課本唸到高中)地名,但當下要想像在一望無際的大河旁騎馬的畫面,我就連『滔滔黃河』的模樣都想像不出來了。另外,對很多人從小被送過去武術基地學少林武功,是因為家境不好,故年幼時離家學習少林武功,除了能自衛強身,將來更可能因此掙口飯吃。還有,對大陸還停留在一胎化的印象嗎?錯!經由本人的詢問,海彥師父還有個兩個手足,邢風師父則有三個手足。你以為少林人生活都只有練武嗎?錯!誠如海彥跟怡伶的經典對話,怡伶:「你們平常都在做什麼?」,海彥:「妳們做什麼我們也做什麼,但是違法的事絕對不做」(非常認真正經的口氣)。除了習武平時也都會上課舉凡英文、電腦等。當怡伶發現他們也會借電腦來上網收emailmsn的驚訝,而邢風的手機還比我的高檔多了。 

         有幾次海彥很自然冒出英文還把我們逗的笑到不行,其實我們很佩服他的勇氣跟上進心。他還小我好多歲呢,卻被磨練的非常沉穩跟內斂,難得的是他還保留有他20歲該有的純真跟質樸,他跟邢風總是很認真於教學,又非常誠懇也不厭其煩的回答許多民眾的問題,還有一些人才跟他們學了兩小時的武術就變成粉絲了,我體會到為何他們會讓人為之風靡了,其實習少林武藝之人,心存正念,展露武藝時也是心無雜念,正道的英氣自然如一股清泉流轉於一揮手一收拳之間。已經熬到總教頭地位,自己有帶團訓練的邢風說以後想從商。     

         見識到大陸的現況,讓我有個深刻的結論-親愛的陳總統及各位同胞們,現在我們和大陸人最大的差別只在於他們講話會捲舌,我們講話不捲舌,如果我們再自故自封跟自鬥的話,不出幾個五年、十年,別說大陸,搞不好越南都將會超越台灣呀。 

         大溪活動照片及師父們的少林武打(隔山打牛等)錄影檔案,請見→ http://snipurl.com/u63s 

大溪街景

 

 

下一張(熱鍵:c) 下一張(熱鍵:c) 下一張(熱鍵:c) 下一張(熱鍵:c)  

 可愛小孩
下一張(熱鍵:c) 下一張(熱鍵:c) 下一張(熱鍵:c) 

 少林武術訓練基地四位教練
下一張(熱鍵:c) 下一張(熱鍵:c) 下一張(熱鍵:c)

 

 

 原2006.7.3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archar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