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行的那兩年,導覽解說,服務人群,是館長喜愛的元老員工,尤其是八里的好風景,這些都是讓我得以忍受來回三小時交通的原因,在八里河岸騎腳踏車,最是幸福的事,自此之後,我就不曾再造訪自行車道。


被邀了很久,我終於要和前同事去雙溪生活水岸自行車道。若非路途太遠、天氣太差,我最喜歡的交通工具是腳踏車,二是機車,最後才是汽車。風、溫度、味道
…..總會在你騎腳踏車時迎面撲來,又能隨心所欲停停走走的,所以即便會流汗及風沙入眼,我也還是很享受騎車時,可以感知這個世界,也深刻體驗活著感覺的感覺。

今天是好天氣,早上七點的台北,我們遠離了人車,從芝山站出發,由士林橋入口進入雙溪自行車道。雙溪是自陽明山發源的,此ㄧ車道一端通往外雙溪至善公園,另一端則是我們所走的,銜接基隆河的車道。此車道規模很小,沿途風景怡人(尤其是大樹),讓我興奮的沿途拿著相機拍照(沒練過就單手騎車拍,勿學),中段時看到有怪手在整地,應是公部門的工程,怎沒有工程告示牌 ? 過了文昌橋及雙溪橋,龐然巨大的洲美快速道路從我頭上穿過,跟橋下的工程都很煞風景,幸好馬上就是基隆河車道,又是開闊的山海風景,尤其是經過ㄧ大片的稻田,很像是台東的風景,讓我好感動。緊接著看見"八仙抽水站",看來此八仙應該就是河口人裡的八仙,再往前騎一點,右邊是ㄧ個傳統民居建築(興奮),左邊停著幾條小船,這才讓我完全確定。可惜得去上班了,八仙成了此行的終點(ㄧ整個意外的驚喜收穫),無法ㄧ路騎到關渡。

 

ㄧ路騎來,美好自然風景跟人文建物同入眼裡,心中自是有些感觸,你明白再怎樣追求更進步的生活,有些事物都不該被犧牲的,不能只有高生活水品質,卻是低生活水準。看到ㄧ大早路上就有揮汗工作的工人,慚愧於自己悠閒騎車來作為運動,似乎是很中產階級的行為,不過騎車就騎車,總是個幫助自己親近跟認識這塊土地的ㄧ個方式,我就別想再多啦。只是說到要認識台北的土地跟河流,以前在大稻埕搭漂亮大船出遊藍色公路的經驗,還不如在三腳渡划龍舟要來的有親河感覺,來等看看三腳渡或八仙,會不會有舢舨船遊基隆河的活動吧( XD )。不知那些政治人物騎腳踏車時,腦袋裡看的跟想的會是什麼 ? 

同行的兩位友人,是那年和我在保存文化古蹟的公司裡,ㄧ起攜手對抗白髮魔女老妖董事長的好同事。面對著高齡
86歲又超級嚴重磨人的董事長(有些人是這麼說的,古蹟保存界公認她為難搞三大天后的第一名,我看也真的如此),那些最高杆最頂尖優秀的學者最後也快被打敗了,那ㄧ年我們卻用無比堅毅的力量撐了那麼久,多虧了有你們陪著我,ㄧ起去城中市場挖寶,日本人會特地來買的繡花鞋、ㄧ堆好風味的小吃、有意思的小物...。大家都對人跟環境很有感覺,在市集中看著陽光穿透雜亂的建物遮雨棚,些微卻強烈投射在五顏六色水果上面的光影,搭配著擁擠人潮及鼎沸人聲,我們被其生命力給感動到一個不行。別有獨特商業韻味的小日本街,短短一條卻總是帶我們愉悅感,而走出去一轉彎就是香火鼎盛的城隍廟跟城中市場。這就是可愛的台灣,處處有各種有意思的人、事、物。小妹我ㄧ直都是受到你們的關心,職場分道揚鑣後的我們,從這次騎腳踏車後,又有了聚首的好理由。


這些都是上週五的事了,我動手寫下紀錄,其實是在反省自己的沒恆心,才騎了ㄧ次,今天就懶的再去了,也是工作疲累啦,又得五點半起床才能悠閒地騎車,而後去上班。厚,藉口很多耶,好啦,下週五我會加油的!
         
雙溪車道可參考這篇 還真是會寫XD
台北市河濱腳踏車道 詳細資訊
                                                                                                                                          

【建築與河流】
   
【人與車】
 
【樹與車道】
 
【瘦橋】
 
【胖橋】
 
【建與減】 
 
【像台東】 
 
【山】
 
【河】
 
【八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archar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